防止气囊上浮与偏移的施工措施 1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 只要能够满足施工操作的需要与规范的要求,混凝土的坍落度宜小。在气温为 5~25 ℃时,一般混凝土浇注的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 7~9 cm。 2 控制好气囊的体积,充气到规定压力,即可关闭阀门 另外实际操作中,就对气囊本身的充气变形值进行测定,防止充至设计气压时气囊的外形尺寸比设计尺寸大,这样将无形中扩大梁板空腔体积,导致侧板和**板厚度不足。因此要按设计气压充气,并且根据老化情况、现场的测控来调整。一般比设计直径小 5 mm。 3 混凝土下料的速度宜缓,下料尽可能均匀,下料口的高度尽可能低,减小冲击反力 采用低频振动棒,振动时间不宜过长,一般混凝土开始泛浆,有少量气泡或没有气泡冒出即可。下料左右要均匀,振捣左右要同步。 4 加作用力克服气囊上浮与偏移 一般设计图纸中的气囊筋的尺寸并没有考虑气囊的上浮。由于气囊右侧砼中存在的浮力随着浇 筑高度的增加而增大,应该在加工气囊筋时缩短气囊筋的高度,这样在气囊上浮终止后**板的厚度刚好达到设计的高度。对于不同的梁缩短不同, 至于缩短的高度能通过力学计算出一个值 ,然后通过**片梁进行修改。一般对长 20 m 高 80 cm 的梁气囊大概上浮 5 cm 左右。另外设计图纸中气囊箍筋一般 90°弯钩且与底板筋平行。为了使气囊箍筋起到阻止气囊上浮的作用,应将 90°弯钩变为180°弯钩,使其能钩住底板筋,使底板筋和气囊成为一个整体。也可以采用加密气囊筋来控制气囊上浮。 5 混凝土浇注的控制方法 先下底板混凝土,振捣;再穿气囊,两边同时分两层浇注,振捣;纵向斜向分层浇注。该方法 相对先穿气囊浇注法有以下优点:坍落度可放小,混凝土强度提高快,不会出现水泥浆带、混凝土死角,气囊不易偏位、上浮。